人工栽培紅菇多采用木屑、稻殼等作物秸桿作為培養基。在自然條件下,從11月中下旬至來年6月底7月初均可出菇,最適宜的出菇季節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和來年的3-4月份。
室外種植:
1.開墾荒地。將荒地的雜草處理干凈。
2.浸泡基料。將基料浸泡48—72小時左右,浸泡的水質ph值為4.5—7之間。
3.營養添加劑。將營養添加劑按8000斤料加20斤促長劑的比例撒入浸泡好的基料中攪拌均勻。
4.建堆。將基料堆成高1.5米,寬2米(長度不限)的料堆,每一天翻堆一次,翻3—5次即可(次數可根據當地的氣溫確定)。
5.建立菌床。將基料鋪成寬55cm高25cm的龜背形的料床。
6.播種。菌種掰成鴿蛋大小,播在基料內,播種的深度3—5厘米,采用梅花點播,穴距10—12厘米。
7.加覆蓋物。播種完后將料面整平,然后加覆蓋物,覆蓋物可選用麥草、舊麻袋、無紡布、草簾、舊報紙等。舊麻袋片因保濕性強,且便于操作,效果最好,一般用單層即可。大面地栽培可用草簾覆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