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栽培香菇的主要特點
1、節省資源,用料廣泛。所有雜灌木,樹木丫材,作物秸稈都可以作為生產原料。2、周期短,見效快。代料栽培香菇,從備料到收獲結束不到一年時間,資金周轉快。3、節省人力,節約基地,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,田邊場邊都可以搭棚生產。4、人為控制條件,不受天氣影響?!?、原材料利用率高,栽培香菇后的菌筒可以加工成飼料和作肥料。
二、香菇栽培模式
1、春栽。春季(10-11月份)生產菌筒,3-6月份生產香菇。
2、秋栽。秋季(8月下旬至9月下旬)生產菌筒,冬季生產香菇。
三、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產應注意幾個問題
1、接種(培養)室。(1)房間條件。接種(培養)大多都在同一間房子內進行。所以培養室要能密封,能保溫,能通風降溫,不潮濕。(2)嚴格房間處理,清掃干凈,充分干燥,徹底薰蒸殺菌,進滅菌料筒前3天,用硫磺30克/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/立方米薰蒸。
2、配料準確。(1)嚴格配方比例,干料比,木屑80-85%,麩皮15-20%,石膏粉1-2 %,氣溫高時應加適量殺菌劑防治雜菌污染。(2)水份適量,干料比1:0.8-0.9,培養料水份絕對不能過重,以免造成污染。(3)裝袋適量,上下松緊一致。
3、滅菌徹底。(1)裝瓶不易太緊,袋與袋之間必須留空隙,同時將搬運料袋用的編制袋,接種時的套袋,棉花放到甑內一起滅菌。(2)上甑后,六小時左右使溫度上升到100℃,不掉溫保持20小時以上。(3)使用的溫度計必須是150℃的水銀溫度計。(4)滅菌甑的前后溫度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,但以最后上升到100℃的地方記保持時間。
4、料筒出甑。(1)趁熱出甑,?;鸷?,甑內溫度下降到70℃左右開始出甑。(2)無菌搬運,搬運滅菌料筒,必須用無菌編織袋或用滅菌編織物墊好其它搬運工具進行運輸。(3)無菌料筒直接搬到消毒好的接種室,“#”字型堆碼6-8層,讓其自然冷卻。
四、接種
1、待滅菌料袋降至28℃后,將接種所用的用具、菌種、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種室,同料筒一起薰蒸滅菌。
2、菌種處理。一是入接種室前去除棉塞用75%的酒精或其它殺菌藥劑將菌種袋(瓶)擦洗一遍。二是接種前再用75%的酒精將菌種袋擦一遍。三是接種時從瓶(袋)底開始接,上部留1-2公分不用。3、操作規范。一是接種必須3人一班,一人運袋擦袋,一人打眼封口,一人接入菌種。二是接種速度要敏捷,隨打眼,隨接種,隨封口。三是接種時間安排在晚上九點以后或陰天,以免灰塵大增加污染。四是短時間內一次接完,接完后再用氣霧消毒劑薰蒸一次。
五、菌筒培養
培養優質菌筒,必須嚴格按照香菇菌絲生長需要的溫、濕、氧、光等最佳范圍進行人工管理控制。
1、保持溫度25℃左右,經常觀察掌握好室內和袋內溫度。
2、注意通風,接種三天后,就開始通風換氣,室溫低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各通風一次,每次半小時左右,氣溫高則在早晚通風。
3、適時增氧,加速菌絲生長,盡快達到生理成熟。一般培養七天以后開始刺孔增氧,每隔10-15天刺一次,用大頭針等(刺在菌絲走白處,不可刺在空白的培養基上)用套袋和膠片的,去掉套袋,撕掉膠片可代替第一次刺孔,以后要根據氣溫和菌瘤形成情況,酌情刺孔,溫度低多刺,溫度高少刺,菌瘤形成處可不刺。到第四次及以后便刺孔,便排出白(黃)積水。
六、香菇生產管理
1、建好菇棚,選擇通風良好,光線充足,用水方便的地方建好棚。
2、催好菇蕾。菌筒經過70-80天或者180-210天的養菌培養,在菌筒與塑料袋間的交界處,出現許多紅棕色的粘液,并且逐步出現瘤狀突起,說明菌筒已生理成熟可以進行催菇。催蕾的方法:一是變溫,如果袋內水分充分,可以直接拉大溫差,促使出菇。二是補水,如果菌筒水分低于40%,就得補水催菇,打眼浸泡24小時或注水,使菌筒達到3.5-4公斤(大筒)。
3、香菇管理。一是現蕾后,及時破膜;二是適時疏菇;三是優質管理,浸泡后的菌筒,香菇生長期不再噴水,培養厚菇,控制高溫,保持低溫,培養花菇,加溫排潮,拉大溫差,形成花菇。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20天左右可生產一茬菇。
七、采收與加工
1、干制菇采摘標準。干制菇的采摘最佳期,菌蓋6-8成開傘,欲稱“大卷邊”或“銅鑼邊”。陰雨天前,必須將3公分以上的白花菇全部采摘,并馬上烘干。
2、采菇技術,一手按住菌筒,一手捏菇柄基部,先左右搖動,再向上輕輕拔起。做到不留根、不帶起大塊基料、不損壞筒袋膜,不碰傷小菇蕾,采成熟留興旺幼菇。
3、脫水技術。為充分利用能源,采取日曬與烘烤結合,每天上午10點鐘以后采摘香菇,有太陽可先曬半天以上,再進烘烤爐烘烤。為提高質量,必須使用脫水烘干機。
4、烘烤技術。開始溫度30-35℃、30-45℃保持6小時以上,大排風,半回風。50℃保持6小時,大回風,60℃正負2℃,直到烘干,大排風,大回風,不超過65℃,一般厚菇烘烤18-22小時,花菇約10-12小時為宜。